《论语》有云:“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这里暂不讲悌,只讲孝。孝是为人的根本,根本得以确立,大道才能畅通,德行才能生生不息。
《孝经》有云:“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同样是在强凋孝是为人的根本,人有德和教化,故孝也是为德和教化的根本。反过来说,不孝则非人,是兽之行;不孝则无德,更谈不上教化。对孝本质的理解和对错此处暂且不论。
那什么是孝呢?
古人一再强调孝,天子多以孝治天下,可从来没有人给孝下一个准确的定义。孝字本义是一个孩子在老人手下搀扶着老人走路。从字面意思看,孝有主动扶持老人(父母)的意思。《礼记》上有云:“孝者,畜也。顺于道,不逆于伦,是之谓畜。”这里的孝有供养、顺从、恭敬的意思。《说文解字》上对孝的释义:“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这里的孝所指意义丰富了许多,但也模糊了许多。扶持、赡养、顺从、恭敬可能只是善事父母的几种行为要求,而不能涵盖所有。究竟怎样才算是善事父母,没有准确的解释和答案。但从孝的扶持、赡养、顺从、恭敬来看,都强调了孝作为一种义务而存在。那么为孝的人对应的权利是什么呢?下面这段话比较详备:
“人不知孝父母,独不思父母爱子之心乎?方其未离怀抱,饥不能自哺,寒不能自衣,为父母者,审音声,察形色,笑则为之喜,啼则为之忧,行动则跬步不离,疾痛则饮食俱废。以养以教,至于成人,复为授家室,谋生理,百计经营,心力俱瘁。父母之德,实同昊天罔极!”
这段话即强调了为什么要孝,也诉说了孝背后的人享有的那些权利——供养、教育、成家、立业,不管这种权利是主动给予的还是被动接受的。这可以说是一种不平等的平等,父母给子女以供养、教育、成家、立业,子女给父母以扶持、赡养、顺从、恭敬。至于这种不平等的平等对错,实难一言以概之,但不可否认在中国两千多年儒家思想主导下,这种有关孝的不平等的平等一直延续着,时至今日,生命力仍然旺盛。
孝的行为要求和表现主要有哪些呢?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这句话今日看来,迂腐至极,有违人性,说是“愚孝”也不为过。
“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立身即要自力更生,行道即要积德行善,扬名即要功成名就。立身和行道没有什么问题,应大力提倡,但扬名和为显父母,要求则实在为过。人活着应有多种方式,平淡也是其中重要一种;能让父母平静、安心何尝不是一种福,何必一定要显达。让父母显达,主要还是面子问题,即所谓的“光宗耀祖”。
“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 终于立身。”事亲和立身没有大错,事君从现在看来是“愚忠”的一种表现;从古人看来,事君可能是“天经地义”。因为君后面是国,一国之君没能侍奉好,国家怎能好?国家不能好,个人又怎能好?这是古人的逻辑,时代和认知所限,不作评判。
以上是《孝经》对孝的部分要求,也体现着孝的各种行为。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弈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
五种不孝行为浓缩一下,其实是为了两种孝行——赡养父母和安心安身父母。这五种行为先不说孝与不孝,但有着穿越时代的共同性,自今日看来,也发人深省。尤其是“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贪财吝啬,只顾老婆孩子,不管父母死活。有多少人是父母供着首付或全款,代养着小孩,时不时还要补贴下家用,然子女却不知感恩,处处想要争个高下、想要抱怨指责。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
我来翻译一下:“不孝的行为有多种,没有尽到作为后代应告知父母而不告知的责任是最不孝的。娶媳妇是应该告知父母的一件大事,而舜却在没有告知父母的情况下就娶了媳妇,这是没有尽到作为后代该尽的责任。身为君子,认为舜在娶亲这件事上是应该告诉父母的,不能擅自决断。”
可能有不少人会认为“无后”是没有后代的意思,从这个意思出发,自然会认为这又是“愚孝”的一种。但从孟子讲的不孝的五种行为中看,并没有提到没有后代是不孝;再联系上下文的意思来看,“无后”作“没有后代”也讲不通。那么娶媳妇前应不应该顾及和告知下父母,让父母给下建议呢?个人偏向于要。因为婚姻不是两个人的事,是两个家庭的事。如果你的能力足以承受两个家庭对财产和心理的需求,或者你认为婚姻就应该是两个人的事,父母知道不知道无所谓,那么也没有什么要改变你的,你好就可以。
以上是《孟子》对不孝的行为释义和对孝的部分行为要求。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父亲活着时观察他的志向;父亲去世后观察他的行为。能够长期不改在他父亲教诲下的行为道德要求,这可以说是孝了。这其实强调的是敬父和诚意。
“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此处讲的是孝除了赡养父母,还要对父母恭敬。
“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有事的时候,子女主动去做;有酒食的时候,先让父母去享用,这些自然是孝的表现,但凡事不论对错,都能对父母和颜静气地说,才是大孝,这也是最难做到的。其实这里主要讲得还是对父母要恭敬。
《论语》上孔子还讲到孝须“无违(于礼)”,其实还是在讲要对父母恭敬。
以上是《论语》中孔子对孝的行为要求。
可见对父母孝的核心是恭敬——恭敬以色以气,恭敬以事以食,恭敬以信以礼。而和颜静气尤难,因为父母也有错的时候,此时的不恭敬、不顺从优先表现在色和气上。孝可以美化道德,提升个人道德修养,维护良好的家庭关系,这是无疑的。但讲孝是人的根本、德的根本、教化的根本,实难说服众人。西方人对待父母未尝讲“孝”,岂不是西方人都非人非德非教化?显然不是,西方人自有自己的一套对待父母的以平等为基础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