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贾思勰的历史简介(山东寿光历史名人——贾思勰)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09-25 08:12:03    

寿光历史名人——贾思勰



寿光历史名人——贾思勰

贾思勰 北魏孝文帝时益都(今寿光)人,农学家。任过高阳(今山东临淄北部)太守,曾到今山西、河南、河北等省考察过农业,对农业生产有较深了解。约在6世纪30~40年代写成了中国古代著名的农业科学巨著《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全书10卷,92篇,11万余字。当时战乱频仍,民生凋蔽,贾思勰从传统的农本思想出发,著书立说,介绍农业知识,以期富国安民。书中总结了中国当时北方农业生产技术的成就,介绍了选种、浸种、施肥、轮作等精耕细作的方法,传授了一些谷物、蔬菜、果树和林木栽培的经验,记述了家畜、家禽、鱼、蚕等的饲养技术。从农副产品的加工、酿造到畜禽疫病的防治均有详细论述,此外还以很大的篇幅引载了有实用价值的热带、亚热带植物。正如该书《序》中所说:“起自耕农,终于醯醢,资生之业,靡不毕书。”

贾思勰十分重视农业生产。认为农业是人民衣食之本,“是为政首”,只有发展生产,才是富民强国之道。他主张实行奖励农耕的政策,采用推广农业科学技术,改革耕作制度,兴修水利进行灌溉。他提倡节俭和长远打算,很赞赏汉代召信臣的“禁止嫁娶送终奢靡,务出于俭约。”告诫人们“穷窘之来”是因为用之无节,忽于蓄积。他说“桀有天下而用不足,汤有70里而用有余”,其原因就是“用之以节”。

贾思勰治学态度严谨。为写好这部书,他“采捃经传,爰及歌谣,询之老成,验之行事”。书中引用大量古代的农书、杂著,参酌前人的农学研究成果。广泛收集民间的谚语、歌谣,访问有经验的老农,重视实践经验的总结。并且亲自进行观察、试验。由此可见,贾思勰治学态度严肃认真,一丝不苟。

《齐民要术》一书最初只在民间传录,至北宋天圣年间官方才刊印颁发给劝农使者,指导农业生产。此后,辗转传抄刊印,版本多至20余种,并广为其他农书、杂著所援引。唐代此书即传入日本,现今世界上已有20多种译本出版,还有不少研究此书的著作。它卓越的科学内容,对当时和后世的农业生产都有深远的影响,不仅是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也是世界古代自然科学史上的一颗明珠。

此人物画像由寿光市美协副主席梁伟松先生创作

心中有真情 笔墨传神韵

——访市美协副主席梁伟松



梁伟松,男,大学学历。山东寿光市文化馆副研究员、山东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潍坊市政协委员、潍坊市政协中华文化促进会理事、荣宝斋画院刘大为人物画高研班画家、寿光市拔尖人才专家、寿光市美协副主席。

见到梁伟松,他刚从福建惠安写生归来,风尘仆仆中不顾旅途劳累,便接受了记者采访。进入他的工作室,映入记者眼前的便是满墙人物肖像画,这些人物都是寿光历史上的名人。前些年,中央电视台节目组要录制寿光历史名人,需要这些历史人物的肖像,当时,文化馆的领导找到梁伟松,只给一周的时间让他完成作品。他根据人物的历史记载、生平事迹、形象描述和亲属表述的人物特征而创作,每个人物都画得栩栩如生,如同还原了历史,中央电视台节目组收到作品后非常满意,使得节目得以完美呈现。

从知青到省委机要员 绘画一直是自己的钟爱

艺术是天赋加后天的努力,每一位有成就的艺术家,从小就在心里种下了“艺术”的种子,梁伟松也不例外,从小就喜欢涂鸦的他,上初中时,就表现出了出色的绘画天赋。那时学校里要办黑板报,孙家竹老师让同学们现场写字或画画,学生自由发挥,看谁写的好画的好,之后老师选中了四位学生,其中就有梁伟松。他说:“办黑板报的四位同学分工不同,字写的好的专门在黑板报上写字,老师看我画画得好,就让我在黑板报上专门画花边和插图。那时,我就在学校里用红、黄、粉红等彩色粉笔创作出了人物肖像画,特别是人的皮肤,把这几种颜色混合起来,然后再用手擦,使人物肤色更柔和,看起来更逼真、更自然,创作的人物画受到了校长和老师的表扬。高中毕业后,校长又把我和王思成叫去给学校里画物理课上的机械挂图,那时一画又是一个多月。”

高中毕业后,梁伟松赶上知识青年下乡,分配到三官庙大队当选为知青组长,他不怕苦,不怕累,又脏又累的农活抢着干,被评为潍坊地区优秀知识青年。领导得知他有绘画天赋,后被公社借调到生产水利指挥部画宣传栏,内容就是一些关于抢收、抢种、水利等生产、政策方面的宣传画。一年后,山东省委办公厅在全省招机要员,条件是没有任何历史问题“又红又专”的优秀知识下乡青年,政审非常严格,必须是工作上很优秀,政治上“又红又专”。当时,梁伟松符合所有条件,之后,被顺利选拔到省委从事机要员工作。

师名师奠定艺术之基 为专心从事艺术回到家乡寿光

梁伟松来到省委工作后,环境不一样了,接触的人也不一样了,人的境界高了,文化层次也高了。梁伟松说:“到了省委后,接触到了唐诗宋词,第一次听说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齐白石的虾、 吴作人的骆驼,徐悲鸿的马、黄胄的毛驴等,知道了当代一线大家的名字和他们的作品,思路大开,提升了对绘画的全新认识。那时发了工资就去买书、宣纸、毛笔、墨、颜色等绘画用品。那时的国画书鲜少有卖的,在省委里条件算最好的,新华书店在省委设了一个图书点,可以买到普通人买不到的国画书。那时下了班就照着书拚命临摹,钢笔画、素描画、国画都不厌其烦地临。周六周日,我便经常去济南火车站、千佛山、黄河泺口等人员密集的地方写生,接触各种各样的人的面孔,特别是火车门里侯车的人们,基本坐着不动,那时画速写人物,他们就是非常好的模特,当时,画人物画达到了一种痴迷的程度。母亲来济南看望我,问我喜欢吃什么,我说,吃上不讲究,还是用钱来买宣纸吧!那时省吃捡用,就想把省下来的钱买宣纸和绘画用品。”

来省委工作一年后,正赶上文艺复兴,济南工人文化宫开设了美术班,笔试招收20名学生。梁伟松说:“赶上这么好的机会,我便报了名,现场命题考试,一周后,我收到了录取通知书。真正走上艺术之路便是来美术班系统学习国画开始,我的第一位老师是原济南市文联主席、关山月的得意弟子吴泽浩,他是当时的美术班的班主任。我跟吴泽浩老师学习画人物画,吴泽浩老师对我特别钟爱,周六周日经常叫我去他到家里‘开小灶’现场示范画画,课常上理论讲的多,去老师家中现场示范,理论结合实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艺术上进步很快。”后经尹毅老师介绍,认识了山东美术出版社副社长吴山明先生高徒王经春,之后又跟王经春研习小写意人物画。“艺术的理论、概念、技法等都是在那时跟两位恩师形成的,他们把自己的艺术精髓毫无保留的手把手教给我,让我受益终生。艺术讲究师承,能遇到在艺术上有高度的老师是一大幸事,名师带名徒,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少走很多弯路,老师的解惑与指导,在艺术的发展上更快了一步,特别是艺术风格、基本功的形成,都离不开老师的教导和引领。”梁伟松感慨道。

在山东省委工作五年后,由于对画画的痴迷,梁伟松希望自己能从事专业绘画事业,那时,就想回到家乡寿光的文化馆来工作。“寿光文化馆缺少小写意人物画的艺术人才,自己又非常想回到家乡寿光来工作,那时,办调动不是件容易的事,省委不放我走,来寿光文化馆还要经过考试才能进入,调动遇到了重重困难,后来,我的老师找到省委办公厅主任,才好不容易帮我调回寿光,得以进入寿光文化馆工作。”梁伟松说。

不断追求艺术真谛 神采墨韵不断升华

为追求更高的艺术真谛,梁松伟不断走向更高艺术殿堂求索。2000年,他考取了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培训中心主办的中国画人物高级研修班,师承田黎明、杜滋龄、张道兴、何家英、陈钰铭、任惠中、李乃宙、梅启林等老师,艺术不断得到升华。2010年,他又考取了清华大学举办的全国美术理论与书画创作研修班,师承史国良、张道兴、霍春阳、梅墨生、李奎生等十位导师,艺术上更是突飞猛进。2013年,他又考入北京荣宝斋刘大为人物画高研班,更加系统地学习人物画新知识,秉承刘大为倡导的“艺术源于生活”的主张,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坚持中国画的创新与生活结合起来,课堂上的人体写生与走出去到少数民族地区写生的道路,在艺术上又是一个里程碑式的跨越。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只有贴近生活和亲身体验,才是艺术的创作源泉,才能创作出不愧时代的优秀作品,才能打动人们的心弦。梁伟松一有空闲时间,就去少数民族地区写生,他说:“少数民族的民族装束、头饰和服饰,对于我来说更具挑战性,画起来使人物更细致入微,画面更丰满细腻。”

自1988年以来,其作品先后在文化部、中国文联、省级美协等主办的全国书画艺术展中获特等奖两次,一等奖、金奖、银奖等总计60余次。对艺术的不断追求,其作品不断获奖并得到人们的青睐。

他的人物画抒情传神 不断推陈出新自我超越

从事人物绘画41年,梁伟松崇尚唐人笔意,继承保留了唐代人物画的优秀传统。作为当代画家,他的作品中有古人,有今人,有现代生活的写照,他无时不在寻觅传统与现代的契合。在立意取象、笔墨经营中揉进“十八描”的曲直、刚柔、方圆,注重造型意趣,于稚拙中见真率,朴厚中显活力。

纵观他的画作,对描绘的人物总是以洗练的笔墨绘出,形神并茂,用笔洒脱又颇具法度,墨色酣畅又不失凝重,抒情传神,使画作洋溢出勃勃生机和浓郁的生活气息,给人以全新的艺术享受。他的人物画,精细严谨、丝丝入微,其作品典雅清丽,如同读一首格调清新的诗,令人遐想,给人启迪。他的画里飘逸着一种静谧祥和的情绪。他的画感人,因为他的画里有你曾经掠过的身影,在喧嚣尘世中显得分外清丽脱俗。

当艺术在一些现代人急功近利的浮躁中变味的时候,梁伟松仍坚守他的初心,从他对连环画的精心创作,到刻画入微的钢笔画、素描画里,凭着对艺术的不懈追求,他笔下的众多人物都表现出他的丝丝心绪,充溢着无限温馨,让人情感得到宣泄,心灵得到净化。

如今,梁伟松那清新明快、色彩斑斓、生活气息浓郁的人物画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肯定,其作品洒脱中含沉稳,率真里寓严谨,以浑厚老辣的用笔,以淋漓清新的墨色,写造化之变幻,抒心源之美妙,致思高远,独开心境,在人物画的创新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他并不满足于已经取得成绩,他依然心无浮躁、不事张扬,继续行进在艺术探索的道路上,不断推陈出新,自我超越。

相关文章

买的花为什么就蔫了(刚买的盆栽枝叶和花朵都蔫了)

在实体店,比如花市或花店购买别人养好状态的盆栽,那肯定是最好看的。如果是在网上购买盆栽花卉,到手状态都是参差不齐的,状态差别很大,这个就是运输过程中一定会有的损耗。1、到手萎蔫的植物上面萎蔫的白掌从网上选购的植物经过快递运输,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损耗。而我们在挑选的时候就可以尽量避坑,在买花的时候要看

2025-04-01 11:42:40

为什么有飘窗这个鸡肋设计(越来越多人都觉得飘窗鸡肋)

许多人在买房的时候,不会买带飘窗的户型,觉得飘窗非常鸡肋,但看网友这些改造,却一眼爱上,下面就带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吧。为何越来越多人都觉得飘窗鸡肋1、实用性受限很多飘窗由于设计或位置的原因,并不能很好地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例如,飘窗可能过高或过低,导致使用起来不方便,不能作为舒适的休息或储物空间。而且

2025-04-01 08:47:31

贷款为什么要转第三方(为什么贷款需要打给第三方账户?)

一、金融机构的放款方式根据相关法律法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出于监管大额资金流向的考虑,将贷款的放款方式分为受托支付和自主支付。一般来说,大额资金采用受托支付方式,也就是需要第三方账户。受托支付是指贷款人(即依法设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借款人的提款申请和支付委托,将贷款资金支付给符合合同约定用途的借

2025-04-01 07:50:44

为什么马桶是白色的(马桶现在流行这样装,高级美观又省空间)

导语“好不容易家里大点,卫生间装了马桶,卫生间一下就挤得不行了。”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生存空间的要求越来越高,此前人们生活在居住面积宽敞的宅子中已经足可以满足居住需求,但是随着城市化建设,人们的住房面积也日益减少。甚至有人在家中装修的时候没有给卫生间中安装马桶,而是选择了比较节省空间的蹲便器。选择

2025-04-01 05:42:28

水里为什么会长青苔(试验揭秘青苔产生的根本原因及应对方案!)

随着富营养化程度加剧,水体中的藻类生物量愈来愈大,其中优势种类很容易形成藻华,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时成为水体中的有害藻华。单胞藻类的藻华通称“水华’微囊藻(Microcystis) 藻华俗称“蛤蟆被、蛤蟆皮”。丝状藻的藻华俗称为“青苔、青泥苔、水毛子”。由于人为干预,导致了湖泊、水库、河流以及近海水体中

2025-04-01 00:55:07

为什么不能用热水解冻冷冻食品(别再把肉直接泡水里解冻了!)

为了更好地保鲜,我们经常会把肉放进冰箱的冷冻室。但是,刚从冰箱里拿出的肉总是冻得硬邦邦的,必须要先解冻。很多人会习惯性把肉泡在水里解冻。殊不知,这种解冻方式并不科学。为啥不能把肉放在水里解冻?冰箱冷冻室的温度比较低。刚从冷冻室里拿出来的肉通常都冻得比较结实。想要解冻它的话,往往需要比较长的时间。为了

2025-03-31 12:21:46

网站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Copyright © 最全百科 琼ICP备2024035216号-6